最佳答案汇总 回复于:2024-04-16 17:56:03
根据我国最新出台的劳动
合同法应出勤天数的回答是月出勤天数为
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
62.5天/季
2、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
21.75天
3、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21.75÷8×加班小时数×
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
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延长工时的报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每个月的出勤率计算方法相同:
1、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2、应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月历天数-周
六、日天数-法定假天数
3、缺勤天数
缺勤天数=事假天数+病假天数+婚假天数+产假天数+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年假休假天数+工伤假天数+矿工天数
出勤率的计算公式: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工资折换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
21.75天。
每个月的出勤率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月历天数-周
六、日天数-法定假天数
缺勤天数=事假天数+病假天数+婚假天数+产假天数+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年假休假天数+工伤假天数+矿工天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
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
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