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限(法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29 09:52:50
一、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限公诉案件起诉至人民法院后,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中,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普通程序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2个月内进行宣判,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关于更多《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限法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

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限

  公诉案件起诉至人民法院后,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中,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普通程序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2个月内进行宣判,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如果属于4类案件(交通十分不便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重大犯罪集团、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而上诉或抗诉案件应当在2个月内审结;对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属于4类案件(交通十分不便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重大犯罪集团、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的,经省一级人民法院决定或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审理期限重新计算。

在律网

二、

法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

  依照规定延期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

公诉案件流程

  公诉案件流程为:

  (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二)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一般情况下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

  (三)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以上就是在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限的相关知识。我们需要知道,在司法活动中,对于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被告人是可以为自己辩护或是找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在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