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假释适用条件(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是什么)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29 11:14:37
一、减刑假释适用条件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如关于更多《减刑假释适用条件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是什么》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

减刑假释适用条件

  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在律网

二、

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是什么

  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是:

  (一)对象不同。

  (二)次数不同。假释只能适用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减刑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次。

  (三)内容不同。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在考验期内予以考验;减刑则是适当减少犯罪分子的刑期。

  (四)新罪和漏罪产生的影响不同。

三、

假释什么意思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使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假释出狱的意思是,服刑人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提前适当出狱,在监外执行剩余刑期。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减刑与假释不仅在释义上不同,而且两者的基本条件也不同。以上就是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减刑假释适用条件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在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