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0 12:44:35
一、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是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复存在。《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关于更多《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

  劳动合同的终止名词解释是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复存在。

  《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在律网提醒您,劳动合同的终止分为约定终止和法定终止。

二、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解除和劳动合同终止的区别:

  1.解除和终止的情形不同。

  2.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是否由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

  劳动合同终止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出现某种法定的事实,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消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灭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消灭。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