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以及规定的审查事项(劳动争议规定的审查事项)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0 22:07:52
一、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1.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2.调解: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3.仲裁: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依法开庭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4.诉讼:自收到仲裁裁决关于更多《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以及规定的审查事项劳动争议规定的审查事项》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哪些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包括:

  1.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2.调解: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3.仲裁: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依法开庭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

  4.诉讼: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劳动争议规定的审查事项

  劳动争议规定的审查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接受当事人的申请,审查提出的争议是否符合申诉条件。

  2.经过审查核实,初步决定是否受理,是否填写《立案审批表》。

  3.作好立案工作。仲裁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予以立案的决定。决定不予立案的,下达仲裁决定书;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向被诉人送达应诉通知书及申诉书副本,并组成仲裁庭。

  4.认真审阅案件材料,进行调查取证,拟订处理方案。

  5.送达开庭审理通知,告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请当事人到庭。开庭通知应于开庭前4日以书面形式送达。

  6.先行仲裁调解,力争双方和解。

  7.及时仲裁裁决,防止久拖不结。

  8.案件处理结束后,应对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材料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以备有案可查。

三、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