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责任分类,以及构成要件(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0 23:20:10
一、医疗损害责任分类医疗损害责任可以分为三类:1.未尽告知义务的责任;2.未尽诊疗义务的责任;3.未尽保护隐私的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损害发生的场所必须是在依法取得执业关于更多《医疗损害责任分类,以及构成要件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医疗损害责任分类

  医疗损害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1.未尽告知义务的责任;

  2.未尽诊疗义务的责任;

  3.未尽保护隐私的责任。

二、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是:

  1.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损害发生的场所必须是在依法取得执业许可或者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而且是在医务人员进行合法的医疗活动中发生的。

  2.患者发生了人身损害的事实

  在医院进行诊疗过程中,即使有差错,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也不构成医疗损害。

  3.医患双方之间存在医疗行为

  该要件是构成医疗损害责任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医患双方自始就不存在医疗行为,就不可能存在医方侵害患方合法权益的事实,也谈不上患者因医方的行为而遭受损失。

  4.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过错支配下的行为与患者的人身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这是判断是否构成医疗损害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患者的人身损害必须是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过错支配下的行为所造成的。若是因其他原因造成的,就不能构成医疗事故。

  5.医疗机构主观上存在过错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观上要有过错。这里所说的过错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按其医疗水平及能力应当能够预见和预防损害的发生,由于其主观上存在过失或故意,没有预见或是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导致损害的发生。

三、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1.过错原则。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中须存在医疗过错,且因为该过错导致了患者医疗损害才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患者不需证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医疗过错,只要证明医方存在上述情况,法院就应推定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

  3.无过错责任。在律网提醒您,在医疗行为中,只要医疗机构使用了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无论其医疗行为是否有医疗过错,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