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什么时候生效(遗赠什么时候生效)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0 23:40:25
一、遗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遗赠的有效条件有遗赠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和受遗赠人在知道遗赠后的六十天内作出了表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遗赠是一种无偿给予他人一定财产的赠与行为,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有效条件,关于更多《遗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什么时候生效遗赠什么时候生效》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

遗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遗赠的有效条件有遗赠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和受遗赠人在知道遗赠后的六十天内作出了表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

在律网

  遗赠是一种无偿给予他人一定财产的赠与行为,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有效条件,还要符合民法典的特别规定的有效条件。遗赠的有效条件有: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死亡。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

遗赠什么时候生效

  遗赠在遗赠人死亡后生效。遗赠虽然是在遗赠人死亡后生效,但是在遗赠人死亡后生效前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后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如果受遗赠人在遗赠人之前死亡的或者丧失接受遗赠的权利,则遗赠不生效。

  在律网温馨提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

遗赠的定义

  遗赠的定义来源于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规定。遗赠的定义是遗嘱继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法律定义是:遗赠人采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的财产一部或全部(必要的遗产保留份额除外)无偿地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并于遗赠人死亡后发生执行法律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