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判决生效后的申请执行期限分为一审和二审两种情况,具体为:
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二审判决略有不同,从二审判决时即为生效之日。
凭一审和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到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
在律网提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就不可以再上诉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是:
1.执行的合法性原则
2. 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执行标的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
3.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4.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委托合同是可以随时解除的吗,法律特征有哪些(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法律知识2023-05-31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有哪些情况,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
法律知识2023-05-31
酒驾撞死人严重还是肇事逃逸致死严重,酒驾撞死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撞死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知识2023-05-31
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内容是什么,职务侵占罪的对象(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法律知识2023-05-31
民间借贷法律上诉讼时效是多少年以及需要哪些证据(民间借贷诉讼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知识2023-05-31
司法拍卖房屋拍卖流拍三次后怎么办,流拍是什么意思(司法拍卖流拍是什么意思)
法律知识2023-05-31
融资租赁的印花税的税率是多少,融资方式有几种(融资方式有几种)
法律知识2023-05-31
酒后驾车处罚是什么,会构成刑事犯罪吗(酒后驾车会构成刑事犯罪吗)
法律知识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