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的一种表现形式吗,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1 02:45:30
一、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的一种表现形式吗?假想防卫是防卫过当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其行为是超过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并非都是不具有罪过的行为,行为人主关于更多《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的一种表现形式吗,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

在律网
一、

假想防卫都是防卫过当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假想防卫是防卫过当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其行为是超过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假想防卫并非都是不具有罪过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往往存在过失,由于假想防卫的行为人对没有实行不法侵害的人造成了损害,有时甚至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虽然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错误所造成的,其主观上存在刑法意义上犯罪的过失,一般可以过失犯罪论处。

  在律网提醒您,因此假想防卫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但由于是过失导致的犯罪,可以适当从轻处罚。

二、

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

  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假想了不法侵害的存在。

  2.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防卫的意图。

  3.行为人实施了所谓的防卫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损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三、

假想防卫能够减轻处罚吗

  如果构成假想防卫的,且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应均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

  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

  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过失”。因为假想防卫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