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是多久,执行主体有哪些(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1 07:01:20
一、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是多久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两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申请人在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六个月内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否则申请人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关于更多《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是多久,执行主体有哪些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是多久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两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申请人在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六个月内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否则申请人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对申请执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即“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二、

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有哪些

  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主要包括: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行政相对方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类机关主要有:公安、税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物价、审计、外汇管理等行政机关。另一种由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

  在律网提醒: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是有限的,除了加处罚款的强制执行权外,其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执行权必须要有法律规定。根据目前法律的规定,只有公安、海关、税务三个行政部门有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行政强制执行权。

三、

强制执行中哪些属于被执行人财产

  以下属于强制执行中被执行人财产:

  1.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

  2.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3.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4.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5.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当前财产发生变动的,应当对该变动情况进行报告。

  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期间履行全部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报告程序。

  《执行解释》第33条则做了具体的补充报告的期限:“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后,其财产情况发生变动,影响申请执行人债券实现的,应当自财产变动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补充报告。”在第三十四条规定了查询和保密制度。

  第三十五条规定了执行法院可以依申请或职权调查核实制度。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