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和共同之处(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1 09:31:58
一、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关于更多《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和共同之处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

  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

  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诽谤罪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很多相同之处,其关键的区别在于“情节是否严重”。侵害行为“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否则只构成民事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因此,把握好一个分寸也非常重要。

二、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二者侵害的客体都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誉;

  2.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一般均可成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3.行为后果都是造成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的损害,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

三、

如何证明自己名誉权被侵犯了

  在律网提醒您,证明自己名誉权被侵犯需要收集相应的材料证明自己的名誉权确实受损,且与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在起诉时我们应该准备好以下材料:

  1.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

  3.证明被告侵权事实存在的材料,要证明侵权的事实,证明侵犯的是名誉,证明名誉的受损,证明侵权事实造成的损害后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