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如何认定以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1 20:36:44
一、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如何认定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来认定。1.未约定保证期间双方对此没做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或宽限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2.有约定保证期间债务人与保证人明确约定了保证期间的关于更多《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如何认定以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如何认定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来认定。

  1.未约定保证期间

  双方对此没做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或宽限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2.有约定保证期间

  债务人与保证人明确约定了保证期间的,但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将会被视为没约定,到时候还是按如上所述计算,即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或宽限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计算保证期间。

  3.约定为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的保证期间

  如果双方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的,将会被视为约定不明,具体计算将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3年。

二、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一条 【保证合同定义】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

什么是保证合同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连带责任的协议。在律网提醒您保证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约作为保证合同成立的典型形式;二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主债务人共同订立合同;三是保证人单独出具保证书。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