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买卖合同中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05:46:38
一、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买卖合同欺诈,欺诈人应承担如下民事后果: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2.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3.继续履行。4.关于更多《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买卖合同中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

  买卖合同欺诈,欺诈人应承担如下民事后果: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

  2.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

  3.继续履行。

  4.支付违约金。对于在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的情况下,欺诈发生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则被欺诈方可要求欺诈方支付违约金。

  5.没收财产。对欺诈行为已构成欺骗罪的,可没收其已经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或孳息。

二、

买卖合同中存在欺诈的情况有哪些

  买卖合同中存在欺诈的情况有:

  1.假冒合同主体进行欺诈。犯罪分子往往本身不具备成为买卖合同卖方主体或买方主体的资格,而利用种种手段掩盖或隐蔽其真实身份,制造假象,使被害当事人与之签约,以达到获取不法得利的目的。

  2.利用被欺诈方心理进行欺诈。犯罪分子抓住被欺诈方某些心理进行欺诈,犯罪分子往往将几种手法同时使用,使被害方上当受骗,而事后无法找到诈骗方,以致无法挽回损失。

  3.伪造、变造或虚构标的物。

  4.利用合同条款的模糊性、歧义性、不完备进行欺诈。钻合同条款表达形式的空子,利用被欺诈方的疏忽进行诈骗,牟取非法利益是欺诈人常用伎俩之一。

三、

买卖合同当事人如何反欺诈

  在律网提醒您,买卖合同当事人反欺诈的办法有:

  1.加强对买卖合同的管理。设置必要的买卖合同管理机构,制订科学完善的买卖合同管理制度。

  2.签订买卖合同前的反欺诈。主要审查:从公民和法人两方面审查对方有无民事行为能力,审查对方的信誉,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以及对合同承办人的资格审查。

  3.签订买卖合同时的反欺诈。对合同的形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签字盖章、合同的担保及有关手续的审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