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08:31:50
一、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上诉案件经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关于更多《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的疑问,下面由在律

在律网
一、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上诉案件经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终审的判决、裁定,诉讼程序即告终结。

  1.诉讼期间。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律网提醒您,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l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诉讼状。

  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3.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处理。

二、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必须提供证据,民事诉讼是因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引起的,原告起诉是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被告或者第三人提出新的主张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整个案件看,当事人对发生纠纷的事实最为了解,只有他们才能提出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证据。因此,原告对自己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被告对自己答辩或者反诉所根据的事实,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请求等,都应当提供证据。

三、

一般的普通民事诉讼程序

  1.起诉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3.立案审查

  4.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交费后予以立案

  5.起诉受理后

  6.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7.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排期开庭

  8.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9.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10.合议庭宣判

  11.自觉履行判决(不服判决结果的可提出上诉)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