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17:35:22
一、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40条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关于更多《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40条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二、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

  在律网提示,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条件是:

  1.拆迁补偿决定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经法院的立案审查,做出的拆迁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而且必须具有依法取得裁决职权的部门作出。

  3.法院已经受理此案,并向被强制拆迁人下达了执行通知书等相关手续。

  4.只有在被拆迁人不自动拆除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5.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必须经过合法的审批。

  在遇到拆迁时,要分清楚拆迁中的拆迁程序是否是合法的,如果不合法而强制拆除,被拆迁人一定要及时的留下相关的证据,方便进行事后救济维权。

三、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性质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性质是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 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对违法建筑的查处直至强制拆除过程中,一般分为四个行为,即违法建筑认定的限期拆除决定行为,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的公告或者通告行为,作出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决定的行为及实施阶段的强制拆除事实行为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