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19:34:38
一、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有:1.结果不同,权利人超过保证期间诉请权利的,法律对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不予保护。而权利人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怠于行使权力的,权利人的诉讼利益将无法获得法律保护。2.保证期间关于更多《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

在律网
一、

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

  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的具体表现有:

  1.结果不同,权利人超过保证期间诉请权利的,法律对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不予保护。而权利人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怠于行使权力的,权利人的诉讼利益将无法获得法律保护。

  2.保证期间具有约定性和法定性,诉讼时效是法定的不可以约定。

  3.保证期限是不变期间,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根据除斥期间理论,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权利人超过除斥期间怠于行使权力将使权利义务归于消灭,设立除斥期间的目的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使权利义务的不特定性归于确定,同时保障法律关系的稳定。

二、

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

  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

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有: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在律网提醒您,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