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22:24:59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关于更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 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二、

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

  对于民事诉讼证据认定方式:

  1.一证一认方式。

  一证一认是在调查阶段,由当事人逐一举证、质证,法官在证据质证后决定是否认定其证明效力。

  2.一组一认方式。

  即在调查阶段,法官根据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指导当事人将相关的证据作为一组证据举证,经过对方当事人质证后,法官对于该组证据分别确认其有无证明效力。在律网提醒你,该认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证据的连贯性,避免认定证据时容易产生的矛盾。

  3.综合认证方式。

  综合认证是指经过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后,由法官认真审查证据是否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各个证据之间的关系、相互有无矛盾、能否互相佐证,证据属性及证明力大小,间接证据能否形成证据链及每个证据在证据链中的地位、作用等,综合所有证据情况再认定证据的证明效力。

三、

证据交换的时限规定

  关于证据交换的时限规定:

  1.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2.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3.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

  4.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交换。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