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法怎么认定,欺诈欺诈消费者怎么赔偿(欺诈消费者怎么赔偿)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2 00:54:34
一、消费者权益法怎么认定欺诈消费者权益法从以下几方面认定欺诈: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关于更多《消费者权益法怎么认定,欺诈欺诈消费者怎么赔偿欺诈消费者怎么赔偿》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消费者权益法怎么认定欺诈

  消费者权益法从以下几方面认定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等。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故意的主观方面。

二、

欺诈消费者怎么赔偿

  欺诈消费者的赔偿标准是,经营者,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新消法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

  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倘若经营者与消费者明确约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不违反立法本意。另外,基于契约自由的精神,经营者与消费者可自由约定高于法定倍数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如果商家拒绝按约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

三、

欺诈消费者行为

  在律网提醒您,欺诈消费者行为有: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