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判决,在判决生效后就能执行,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法院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求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第九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判决的上诉期为十至十五日。在律网提醒,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或者判决的,可以分别在裁定书或者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或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有: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起诉需明确指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即起诉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请求以及提出这些请求的事实根据,包括案件事实和证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应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必须先经过复议程序;
6.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知识2023-07-21
机动车注销所需要的提交的材料有什么(机动车牌照注销流程是怎样的)
法律知识2023-07-21
法律知识2023-07-21
法律知识2023-07-21
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需要通知其他股东吗(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涉及哪些税费)
法律知识2023-07-21
法律知识2023-07-21
法律知识2023-07-21
法律知识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