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_格式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7 01:43:25
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有:1.不利解释方法,不应理解为一旦当事人对格式条款有异议,即作出不利于条款提供者的解释,而应该是在采用其他方法得出两种合理结果时,选择其中不利于条款提供者的解释。2.不利关于更多《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格式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

  格式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情形有:

  1.不利解释方法,不应理解为一旦当事人对格式条款有异议,即作出不利于条款提供者的解释,而应该是在采用其他方法得出两种合理结果时,选择其中不利于条款提供者的解释。

  2.不利解释实质应是作不利合同强势方的解释。不利解释方法的设立,目的是为保护善意的弱者,防止处于意思表示强势方的当事人,故意使用具有多义性的用语,以致在履行中损害了相对人的利益。在律网提醒您,如格式条款提供者在缔约时处于相对弱者的位置,则不宜机械地作不利于提供者的解释,而应取不利于强势方的理解。

二、

格式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格式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三、

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的意义

  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的意义:格式合同在订立时,对于合同提供者相对方来讲,没有进行充分协商的机会,而格式合同常隐含有将损害其利益的内容,使处于强势地位的合同提供者得到不合理的利益。为了维护合同平等、公平及诚信原则,解释格式合同时,应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八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格式合同的理解发生争议时,若既可作出有利于提供方的解释,又可作出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释时,应作出不利于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而不能作出不利于相对方的解释。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