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_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管辖是怎样的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7 03:18:26
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1.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2.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3.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4.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关于更多《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管辖是怎样的》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

  1.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2.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3.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4.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5.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二、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管辖是怎样的

  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裁定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一般地域管辖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特别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第二十三条 合同纠纷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

环境公益诉讼赔偿款应该给谁

  目前,不同地区赔偿款项基本是打入基金或专户,法院将进行监督和跟踪。

  环境修复费用和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应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款项不能交给原告。

  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原告可以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此外,在以往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原告方举证难成为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一大现实问题。

  对此,原告方只需证明被告方有侵权行为和侵权后果即可,被告方须举证证明侵权行为和侵权后果无因果关系。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