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处罚标准依据实际侵害情节严重程度会有不同的标准。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则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如果侵权者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则可以起诉对方,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要求侵权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在律网提醒您,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关于赔偿数额,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给被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受害人的身份等等因素决定,赔偿数额的大小。
1.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的;
2.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
3.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1.行为人确有名誉损害行为,并且造成了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
2.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具有鲜明指向性;
3.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明显字眼认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
法律知识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