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是什么_劳动合同中能收违约金的事项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31 05:30:30
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有两种情形,1.没有能力赔偿的,这种情况下会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一旦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之后就会被限制高消费。2.有能力却拒不赔偿的,这种情况可能会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判关于更多《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劳动合同中能收违约金的事项》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不赔违约金的法律后果有两种情形,

  1.没有能力赔偿的,这种情况下会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一旦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之后就会被限制高消费。

  2.有能力却拒不赔偿的,这种情况可能会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判刑,即会坐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

劳动合同中能收违约金的事项

  能收违约金的事项:

  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

  公司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2.在竞业限制中约定

  公司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在律网提醒你,除了上面这两项之外,其他情况都不可以跟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而且,约定违约金时,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公司提供的培训费用。公司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三、

违约金赔偿标准规定

  违约金赔偿标准规定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可以自主的具体的违约金赔偿的数额,合同违约赔偿标准30%规定是属于违约金过高的情况,所以是可以对此进行调整的。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