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_土地承包的程序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2 00:01:25
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如下:1.经发包方、承包方协商同意,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2.发包方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己经成熟的。3.承包方的家庭成员全部由关于更多《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土地承包的程序》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

  土地承包合同终止的情形如下:

  1.经发包方、承包方协商同意,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

  2.发包方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己经成熟的。

  3.承包方的家庭成员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者全部迁徙并落户外地的。

  4.承包方丧失劳动能力,无力继续耕种土地,本人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

  5.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承包方所承包的土地全部被依法征用或者批准占用的。

  6.由于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的原因,使全部承包土地严重破坏,承包合同全部无法履行的。

  7.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的约定,闲置荒芜承包的耕地且己2年以上的。

  8.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且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承包的。

二、

土地承包的程序

  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

三、

土地承包应当遵循的原则

  土地承包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2.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也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

  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原则。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生产的能力或者资质,倘若其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就不能承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5.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原则。在律网提醒,优先权的前提是同等条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