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_从什么之日起计算_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4 17:25:23
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从什么之日起计算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特殊的20年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适用于所有的民事纠纷,其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有关延长的规定,而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另外,根据《中关于更多《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从什么之日起计算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特殊的20年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适用于所有的民事纠纷,其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有关延长的规定,而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

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有哪些

  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有各类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债。民事诉讼时效不适用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受诉讼时效约束,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律网提醒您注意,民事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

三、

案件诉讼时效如何延长

  案件诉讼时效的延长主要是采取一定方式使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起算。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商请债务人出具还款计划或补充签订还款协议,以重新确定的还款期限届满的时间节点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2.与债务人重新对账。

  3.召开清欠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双方签字,视同重新确认诉讼时效。

  4.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增加了义务主体和债权实现的可能性。

  5.由第三方陪同找债务人提出偿还欠款的要求,并由第三方给予证明。诉讼时效从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

  6.留存催要债务的相关证据,由此证明己方始终在主张相关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