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不良资产怎么处理共有7种方式,具体如下:
1.直接催收:这是银行针对逾期贷款的普遍做法, 应注意以下问题 。
(1)应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催收;
(2)注意催收的方式;
(3) 催收主体的问题 ;
(4) 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
2.协议处置 :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第219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3.借新还旧 : 借款人因临时周转困难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有的银行通过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债务重组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
4.实现担保物权 : 根据《民法典》第410条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第437条规定:“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因此,如果银行无法与抵(质)押人达成书面处置协议,可以通过法院拍卖、变卖拍卖、变卖抵(质)押物实现担保物权。
5.法院诉讼 : 通过法院诉讼追偿不良贷款是银行惯常做法,要注意以下问题:
6.不良资产转让:不良资产的转让主要有两种方式,
(1)打包(批量)转让;
(2)单户转让。
7.贷款损失税前扣除。
1.银行不良资产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
特别是在银根紧缩或出现存款滑坡的情况下,银行无法通过贷款回收来增加头寸,往往出现支付困难,影响银行声誉。
2.银行不良资产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
即使有抵押物可以变现,但也存在一定的资金损失。不良资产存量制约着资金周转,使银行资金无法运用到收益更大的项目上,这对银行资金来源也是一种损失。
3.银行不良资产导致银行财务状况恶化;
4.银行不良资产制约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但不限于包括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资金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
银行的不良资产严格意义来讲也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除最主要的不良贷款以外,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有不良债券等。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的落地,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可以变通的参与到企业的股权以及生产经营中,并赋予监事职能。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
法律知识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