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_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6 19:55:56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尚未结束时,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或请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3.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关于更多《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处罚: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尚未结束时,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或请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4.赔偿损失。

  5.治安拘留或罚款。

  6.判刑。

二、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有:

  1.精神损害赔偿。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2.财产损害赔偿。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

三、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特征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当然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在一般情况下,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只能是故意,绝非过失。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闻报道失实或履行职务的疏忽,也可能造成他人名誉权的损害。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