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如下: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在律网提醒,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民法典》见义勇为的规定是第183、184条,即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谁补偿,这与紧急避险的有关条款中的法律原则一致。
2.条文特别强调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这是对以往相关法律规定的一种突破。“可以”并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是任性的规定,是道德上的鼓励。
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有如下区别:
1.目的不同
正当防卫既可以是为保护自身利益也可以视为保护他人或国家利益。见义勇为一般是为了保护他人或国家利益。
2.针对对象不同
正当防卫一般针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见义勇为即可针对犯罪行为也可针对其他自然原因等造成的困难。
违法代理有哪些方式_违法代理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法律知识2023-11-08
法律知识2023-11-08
法律知识2023-11-08
继承开始后的通知_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作出任何表示的该怎样理解
法律知识2023-11-08
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的构成要件有哪些_受胁迫签订的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法律知识2023-11-08
法律知识2023-11-08
法律知识2023-11-08
法律知识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