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_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具体标准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10 01:16:06
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2.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解决。在实践关于更多《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具体标准》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

  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有:

  1.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解决。在实践中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进行调解,具体医调委组织调解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解决中,不做独立的意思表示,只起到促成当事人形成一致意思表示的目的。调解协议和协商协议一样,具有合同效力。

  3.通过民事诉讼进行解决。医患双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和调解,都属于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活动的干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二、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具体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具体标准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

三、

当事人发生医疗事故如何进行赔偿

  在律网提醒您,当事人发生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可以要求以下进行赔偿:

  1.医疗费。

  2.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交通费。

  7.住宿费。

  8.精神损害抚慰金。

  9..被扶养人生活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