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_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流程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10 22:50:54
劳动法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劳动法并未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是由《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规定的。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以确定不同的工资。在律网提醒您,具体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关于更多《劳动法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流程》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劳动法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

  劳动法并未规定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是由《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规定的。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以确定不同的工资。在律网提醒您,具体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二、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流程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流程是:

  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并向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备案,5个工作日内提交《工伤事故备案表》。

  2.工伤认定:职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在30内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4.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职工受伤认定为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在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在接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15日内,提交相关资料到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申领工伤保险待遇。

三、

申请工伤待遇的材料

  申请工伤待遇的材料主要有:

  1.工伤认定受理书。

  2.工伤认定决定书。

  3.伤残鉴定意见书。

  4.诊断证明书。

  5.医疗发票及清单。

  6.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7.申请人银行存折或卡复印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