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什么_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标准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8-06 01:00:23
那么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司法,又有哪些原则呢?咱们就得说到一个词叫做“良法善治”!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更多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什么(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标准)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在律网

那么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司法,又有哪些原则呢?

咱们就得说到一个词叫做“良法善治”!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社会的两个重要条件是:制定好的法律,并严格实施这种法律。

亚里士多德

司法法治原则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一、以事实为依据

所谓以事实为依据,就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作为依据,而不能以主观臆断做依据。所以岳飞受到的“莫须有”罪名,就是赵构违背了以事实为依据,听信了秦桧的谗言(当然,历史人物要辩证看待,也有人说是因为岳飞功高震主,赵构借秦桧的谗言,痛下杀手。)

回到正题,在司法法治原则下,任何一个案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由特定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构成。法理上人们普遍认为,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包括证明了的事实、依法推定的事实。前一种事实属于客观事实的范围,它是已经被具有证明力的、合法的证据所确定的事实。后一种事实是在案件客观事实真相无法查明的情况下,依照法律中有关举证责任和法律原则推定的事实。尽管这种事实可能与客观事实有所不同,但是,在法律上能够引起同样的效果。

二、以法律为准绳

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在查办案件的全过程中,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案件性质,区分合法与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等,并根据案件的性质,给予恰当正确的裁决。以法律为准绳,意味着在整个司法活动中,在审理案件中,法律是最高的标准,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对司法提出的必然要求。

如何贯彻司法法治原则

首先,在司法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其次,在司法工作中,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仅要求严格遵守实体法规定,而且严格执行程序法的各项规定。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分,可见前文法律有何分类?分哪些类型?

另外,在司法工作中,还应该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什么(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标准)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