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_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8-19 14:21:16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提出了订立劳动合同时认定劳动关系的三个,关于更多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提出了订立劳动合同时认定劳动关系的三个要件: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是用人单位依法指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该通知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在律网

1、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者主张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一般应当举证证明双方存在以下要件事实: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劳动,其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3)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向劳动者给付劳动报酬。

这说明建立劳动关系的实质性标准是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用工单位实际用工,而书面的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已经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非是判断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的实质性标准。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