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_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利弊分析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8-25 09:32:14
创业板注册制要来了,证监会表示,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关于更多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利弊分析)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创业板注册制要来了,证监会表示,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

在律网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与之息息相关的变化有三点:

第一,涨跌幅的变化。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日涨跌幅由原来的10%放宽至20%,且存量企业将同步实施。

第二,投资门槛的变化。开通创业板门槛上调,现在不仅需具备2年的A股交易经验,还要求近20个交易日股票账户日均市值达到10万;

第三,退市机制的变化。在退市程序、标准及风险警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安排。其中,退市标准方面,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主要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划分的根本标准。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素质及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要件。不作出价值判断。申报文件提交后,经过法定期间,主管机关若无异议,申请即自动生效。

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

利好板块一:券商、创投机构

注册制的实施,无疑会给券商保荐机构带来利好消息,创业板IPO企业将出现大幅增长,注册制将进一步推动创业板市场化,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关行业已进行布局和储备的券商投行构成相当利好。因为推行注册制,上市公司会增多,券商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会增多,这是券商投行的重要业务。

以2019年前三季度的券商保荐业务收入为例,2019年1-9月,共计42家券商获取IPO承销及保荐收入(包括科创板在内)合计67.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05%。其中,排名前十的券商包揽了63.56%的收入。从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头部券商优势明显。

同时,随着注册制的实施,创投机构也会受到利好,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投资的公司,将可能更快地上市,上市后,创投机构就能得到更好的资金流动性。但并非利好所有的创投机构,还需因上市公司来甄别背后真正受益的创投机构。目前,A股上市的创投公司有且只有一家,那就是鲁信创投。

利好二:创业板低估值且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公司

因为注册制会更加注重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在创业板的低估值且成长性更强的龙头企业公司受到关注的目光更强,而成长性弱的公司将被抛弃,业绩为王的时代即将来临。

那么从创业板成长指数分析,计算机与医药作为创业板成长指数中占比最重的行业,分别占比22%和46.5%。这里面也存在相当好的机会,相关股票可以考虑由此挖掘。

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在关注利好的同时,投资风险同样不易忽视,在注册初期,市场会对公司发行上市节奏加快后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因为股票批量上市后,若没有相当的增量资金,必然会对现有的资金出现跷跷板效应。从科创板的经验来看,初期注册发行的节奏可控,对市场的“抽血”效应十分有限,主要是市场对于“抽血”的担忧而出现践踏的现象。

在注册制实施初期,创业板股价也必将迎来比较剧烈的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资金对注册制逐渐熟悉,股价波动程度会减弱,回归正常。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利弊分析)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