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风险事中控制,事中控制的具体工作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10 08:31:36
一、什么是信用风险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也就是事中监控,该阶段应侧重于科学决策。现在,许多企业的信用销售决策往往是凭感觉或经验做出的,没有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充分的决关于更多什么是信用风险事中控制,事中控制的具体工作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信用风险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也就是事中监控,该阶段应侧重于科学决策。现在,许多企业的信用销售决策往往是凭感觉或经验做出的,没有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充分的决策依据,重要交易决策通常凭借高层决策者的一支笔。这样既没有发挥各级员工和经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使决策难度和风险加大,高层领导陷入到具体的交易决策时间过多。或者,有的企业让业务人员完全承担交易风险,这样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应收账款或业务人员无力承担风险。正确的方法是:基于业务人员收集到的信息和销售建议以及外部渠道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结论,由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客户信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和信用销售决策意见,交给主管部门或经理审批。企业应有明确的客户信用审批程序,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和不同情况的信用政策,外挂于计算机系统上的自动的信用评估模型,使评估分析和信用决策能够较快作出,并实现与客户数据库和日常监控工作的集成。另外,企业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准合同文本,使其漏洞和条款风险尽量减少,非标准合同文本要经过严格的评审,避免合同条款风险和履约风险。

二、事中控制的具体工作

事中控制应该做的具体工作是:

(一)执行信用政策。

(二)信用周期的执行管理,包括开出发票、收款以及监督和控制过程。

(三)发货查询,货款跟踪。每次发货前客服部必须与销售合同保持核对;公司在销售货物后,就应该启动监控程序,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在货款形成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同时注意维持跟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持续不断地监督债务人,关注是否有违反信用政策或者其他不良目的的行为发生。

(五)监督顾客的信用情况,并相应地调整顾客的信用限额。一旦客户的信用状况发生变化,企业就应该相应地调整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款。例如,如果预计客户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应该调低客户的信用限额;相反,如果预计客户的信用评级提高,企业对客户提出的更高信用额的要求,应该给予肯定、及时的答复,这有助于保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

(六)选择合适的信用条件和结算方式。科学、合理的信用条件和结算方式,是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资金效益的重要前提。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企业在进行充分的客户信用调查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恰当的赊销政策,给予客户相应的现金折扣和赊销期限。

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信用状况等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对信用好、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客户,企业可以选择风险性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建立双方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企业扩大销售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盈利差、信誉不高或一些比较生疏的新客户,企业应选择风险小,有约束力的结算方式,这样企业才能有效避免损失。

(七)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的销售情况和客户的信用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就尤为重要。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产品赊销审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对采购、销售、付款、收款以及理财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关键环节点进行控制。规定每个环节的负责人,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并且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方法,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加强控制,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八)回款记录,账龄分析。财务要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每隔一个月或一季度必须同顾客核对一次账目,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不能使管理脱节,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经常进行账龄分析。下列几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据、金额等方面的误差:

1、产品结构为多品种、多规格

2、产品的回款期限不同,或同种产品回款期限不同;

3、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

4、客户不能够按单对单(销售单据或发票)回款。以上情况会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困难,定期对账可以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减少呆、死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

以上就是什么是信用风险事中控制,事中控制的具体工作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帮您解决您的问题。对司法实践中引发的纠纷,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最好事先咨询相关的专家律师,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