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犯罪有哪些类型,如何防治信息犯罪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15 09:20:39
一、信息犯罪有哪些类型(一)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是现代财富的重要来源,因而被犯罪分子看中关于更多信息犯罪有哪些类型,如何防治信息犯罪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信息犯罪有哪些类型

(一)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

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是现代财富的重要来源,因而被犯罪分子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犯罪对象。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

1、信息攻击犯罪。信息攻击是犯罪人非法进入自己无权进入的信息系统并对系统内部的信息进行攻击的犯罪行为。

2、信息破坏犯罪。此类犯罪表现为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故意利用损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手段,对信息系统内部的硬件、软件以及传输的信息进行破坏,从而导致网络信息丢失、篡改、更换等。

3、信息窃取犯罪。此类犯罪是指未经信息所有者同意,擅自秘密窃取或非法使用其信息的犯罪行为,如盗窃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偷窃用户的计算机账号、密码和钱财,擅自出版、印刷他人的文学作品、软件、音像制品,仿冒他人的专利、商标等。这类信息犯罪在经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破坏力强大,且具有瞬时性,犯罪过程短等特点。

4、信息滥用犯罪。这是指有使用信息权的人违规操作,在信息系统中输入或者传播非法数据信息,毁灭、篡改、取代、涂改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行为人实施此类犯罪可能出于两种目的:一是制造恶作剧,借以显示个人的才华,满足其玩世不恭的欲望;二是带有一定的政治阴谋,通过这种滥用行为来制造事端,引发公众心理恐慌,导致社会管理秩序混乱,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二)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实施的犯罪。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目标,代表了新技术革命的主流和方向,其成果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认识能力、计算能力和控制能力,并极大地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同样被犯罪分子所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犯罪手段,大肆实施犯罪活动。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的犯罪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

1、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犯罪。有的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信息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有害信息,煸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制度或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还有的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2、妨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信息犯罪。如利用网络信息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网上购物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由于这种贸易方式能省去许多磋商签约环节,使经贸活动快捷高效,使商品流通成本降低,利润率得到提高,所以很受青睐。但是,网上购物的无纸化特点却被犯罪分子恶意利用,他们发布虚假商品出售信息,在骗取购物者钱财之后便销声匿迹,致使许多诚实的消费者上当受骗。此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又如利用网络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妨害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信息犯罪。有的犯罪人利用网络信息侮辱他人或者诽谤他人,如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隐私,甚至捏造犯罪记录,编造各种丑闻,篡改他人的电子邮件来损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信息犯罪形式。还有的犯罪人利用网络信息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如何防治信息犯罪

现代化的发展,为信息犯罪的多发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但只要我们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信息犯罪发展的势头还是能遏制住的。这些防治对策应包括:

(一)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一种表现形态,信息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性产业。由于信息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成为驱动犯罪分子实施侵害的重要目标,这是造成信息犯罪大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面对信息经济价值同样的诱惑,有的人肆无忌惮地进行犯罪,有的人却安然处之,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内在的道德素质不同。犯罪固然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按照辩证法,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一个人能用良好的道德约束自己,外界的诱惑再大,也不会实施犯罪。加罗法洛说:无道德异常便无自然犯罪。所以,控制信息犯罪,最重要的是加强道德建设,搞好道德预防。道德预防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一种无形的信仰,它从根基上着手,能把信息犯罪遏制在萌芽状态,道德信仰一旦确立,就能深入人心,沉淀于人的理念成为一种本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因此,加强道德建设,对控制信息犯罪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大教育的观念,重视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对人的一生成长,甚至对整个民族的振兴都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预防和减少信息犯罪,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从启蒙教育开始。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其职能是按照社会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青少年社会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犯罪预防中,要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的渗透性极强,它直接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教育应强化规模性、多样性、制度性,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信息技术投入,堵塞信息犯罪的漏洞

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主要看重其经济的功能和价值,而对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较少,这就造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上存在着一些安全缺陷,因而为信息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漏洞,这也是信息犯罪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控制日益猖獗的信息犯罪,世界各国都在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开发并普遍采用新的防范技术,以堵塞信息犯罪的漏洞。这些新技术包括:

1、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防止外界对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确保网上工作站、服务器的安全。

2、建立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网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两个或多个信息网之间的互联。虚拟专用网要求采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墙,以实现数据在公共信息上的安全传递。

3、设立安全服务器。安全服务器主要针对一个局域网内部信息存储、传递的保密问题,其功能包括对局域网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局域网内用户的管理以及局域网中所有安全相关事件的审计和跟踪,以弥补信息管理中心不能控制工作站的不足等。

4、黑客跟踪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网络安全实验室研制的“基于网络的黑客跟踪技术”,早已通过验收。它能够在一个可控的、相对封闭的计算机网络区域内追查到黑客的攻击源头,从而突破了原来只能识别黑客的攻击行为而无法追踪到源头的局限,实现了全网监视。上面这些技术对克服信息安全技术缺陷,防范信息犯罪无疑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该看到,很多犯罪都是与防范技术相伴随而成长的,而且,目前信息安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隐患,不足以完全抵挡犯罪人的入侵。所以,必须不断地加大投入,不断地创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才能有效地遏制信息犯罪的发展。

(三)加强行政管理,营造预防信息犯罪的社会氛围

加强行政管理,从社会层面来讲,就是各个单位在信息管理上都要实现规范化。首先,要有健全的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它是行政机构及其领导者掌握和使用的,所以,这种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取决于行政机构是否健全和领导者是否称职。现在有些部门信息管理失控首先表现在没有专门机构负责这项工作,被信息犯罪人钻了空子。因此,控制信息犯罪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并选拔德才兼备,有“保一方平安”能力的人但任管理机构的领导。其次,要制定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有些重要的信息部门,如金融部门、科研部门等,必须把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中包括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和数据库保卫制度,重要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资料专人负责制度,重要数据库的严格保密制度,上级领导部门对信息管理的督查制度等。如果这些制度健全了,并能严格地实行,就会大大减少信息犯罪的机会,并营造出预防信息犯罪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立法完善,为打击信息犯罪提供法律保障

法律总是滞后的,因为任何法律都是以往经验的总结,信息犯罪发展很快,而有关信息、网络法律的立法却很慢,这就必然造成法律的滞后性。正是这种滞后性,成为信息犯罪不断增多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有效地防治信息犯罪,还必须加强立法完善。

以上就是信息犯罪有哪些类型,如何防治信息犯罪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帮您解决您的问题。对司法实践中引发的纠纷,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最好事先咨询相关的专家律师,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