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孙子诓养老房爷孙所签合同被撤销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4 07:06:11
被假孙子诓养老房3月4日上午,96岁的抗战老兵常卫老人举着写有“孙子,还我房子!”的牌子。他身后86岁的郭奶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常卫老人,1921年7月1日生关于更多被假孙子诓养老房爷孙所签合同被撤销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被假孙子诓养老房

3月4日上午,96岁的抗战老兵常卫老人举着写有“孙子,还我房子!”的牌子。他身后86岁的郭奶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常卫老人,1921年7月1日生。193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位经历枪林弹雨,戎马一生,荣誉无数的抗战英雄,为什么会举牌隔空喊话孙子呢?

2016年4月,老人孙子神秘失踪。“走前,他不仅席卷了爷爷奶奶的现金、身份证、银行卡、户口本、退休证、 甚至连老人的勋章都顺走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父亲的养老房子也被抵押出售了。”老人的女儿说。老人的房子就在距离西湖不远的松木场铁路新村,建筑面积约125平方。老人女儿介绍,事发后他们紧急挂失了银行卡,补办了身份证,等帮老人补办户口本时,才知老人的养老房已变更到一位叫“张鸿福”的陌生人名下。老人户口本无法在原有房子上补办。“我成了黑户口!这房子是我1958年担任上海铁路局建设处长时参与设计,亲自监工建造的,我为此倾注的心血和感情是难以忘怀,这里面有我们一家人的美好回忆……”老人说。2014年11月3日,老俩口向娇生惯养了27年的孙子妥协了。常卫老爷子瞒着五个子女将名下房子以孙子养老为前提转孙子名下。

为防孙子拿房不履行养老承诺,房子过户时,当事方还特别以会议纪要方式强调孙子照顾养老常爷爷夫妻的附加内容。孙子一再保证说,今后一定会好好赡养好老人。但万万没想到,孙子却将房子偷偷抵押出去后脚底抹油,溜了。

郭奶奶大病住院,常老爷此时又获得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孙子不是他的亲孙子。

直至2016年3月29日晚,老人家中惨遭洗劫后,致郭奶奶大病住院,老人的子女们才发现了真相。获知真相的五个子女非常气愤,子女们一致通过,找律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父母亲的合法权利。2016年4月11日,二老委托律师起诉孙子,要求法院撤销房产转让,将房产权收回。同时,律师申请保全该房产。

4月14日,西湖区人民法正式立案。三个多月后,2016年7月25日,法院做出判决,同意二老的诉讼请求,依法撤销老人跟假孙子的房屋转让合同。(来源:中国网)

爷孙所签合同被撤销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中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消。”

可撤销合同的范围应限定为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的认识,致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2)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按照我国的司法解释,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民事行为。(3)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在受欺诈、受胁迫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明显违背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一方当事人称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签订的合同,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用于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