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的方式有哪些,抗税与妨害公务的区别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9 11:30:12
一、抗税的方式有哪些抗税罪的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负有纳税、扣缴义务的自然人。行为人为抗拒缴纳税款在客观上实施了暴力、威胁方法。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以暴力关于更多抗税的方式有哪些,抗税与妨害公务的区别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抗税的方式有哪些

抗税罪的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负有纳税、扣缴义务的自然人。行为人为抗拒缴纳税款在客观上实施了暴力、威胁方法。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则依《刑法》第277条规定的妨害公务罪论处。

所谓暴力,是指对税务人员人身施加攻击或者强制。如殴打、捆绑、扣押、禁闭等。此外,为阻挠征税而捣毁税务人员的交通、通讯设备,冲击打砸税务机关的,亦属实施暴力。按抗税罪处罚的暴力最大限度只能是造成轻伤害,如果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伤害超过这一限度,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按照伤害罪、杀人罪从重处罚,并处罚金。

所谓威胁,是指行为人为了抗拒缴纳税款,用口头、书面或者其他方法使税务人员精神处于恐惧状态,从而迫使税务人员不敢征税的一种抗税手段。威胁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杀害、伤害、毁坏财产、加害亲属、损害名誉等。

二、抗税与妨害公务的区别

1、抗税罪侵害的同类客体是社会主义经济次序,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而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同类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

2、抗税罪的动机目的是为了逃避纳税;而妨害公务罪的动机目的是为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执行自己的职务,使职务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3、抗税罪可能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即行为人对税务人员采取殴打、推搡,伤害等直接侵害人身安全的暴力方法和扬言以拼命的威胁方法拒交税款,或扬言对税务人员及亲属的人身、财产的安全采取伤害、破坏手段,以威胁税务人员;也可能不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如软磨硬拖,抗拒不交等;而妨害公务罪则必须以暴力、威胁为前提条件。

4、抗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定主体,即必须是法律上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而妨害公务罪的犯罪主体则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构成。如果无纳税义务的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干扰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则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构成抗税罪的共犯)。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