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发生在法院的雷人雷事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7 10:25:15
最近,某检查官的一句话有望被评上2014年最雷人语,他说:“这里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情急之下,意识里的真实想法就会脱口而出,这一说不要紧,小编脑子里瞬间关于更多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发生在法院的雷人雷事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最近,某检查官的一句话有望被评上2014年最雷人语,他说:“这里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情急之下,意识里的真实想法就会脱口而出,这一说不要紧,小编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了近几年发生在法院的雷人雷事,一一为大家细数。先来还原一下检察官说出雷人语录时的场景吧。

长沙检察官:这里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

近日,迟夙生律师在微博上描述了在长沙市某法庭辩护时的见闻,发帖称,“起诉书上不署名,不提审、不阅卷的长沙开福检察院隐名检察官王亚军,真名终于被旁听搜索到了!在两整天的庭审中,他在法庭上现看卷,却怎么也读不出来警察的名字,更不知道辨认笔录上见证人存在与否,最后一招是大喊,这不是讲法的地方!”迟夙生的同事转发微博时说“检察官大喊这里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

随后,该法院公布了庭审视频,检察官王亚军的原话是这样的:“对这类证据有什么要求,法律写得很清楚。我不想在这里讲法律,来宣传什么法律是怎么写的。我们主要是查明事实,核实证据,专门把法律在这里一条一条学习的话,没这个时间。”

视频公布后,网友的看法也出现微妙转变。迟夙生的微博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她偷换了法律条文和法律的概念,并且利用公众不知情吸人眼球。这件事也给司法人员一个启示,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免得被别有用心者乘虚而入。法律人任何形式的互呛只会伤害法治中国的进程。

株洲法官:不要跟我讲法律

上述雷人言论是种误读,而2009年发生在湖南株洲的事情确实千真万确。株洲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决定为一位在煤矿打工受工伤的民工无偿代理,提起诉讼进行索赔。

攸县人民法院谢姓法官在审核立案材料时,直接说被告不应承担责任,并且判决裁定都不给下。在律师软磨硬泡下才接下材料。事后,该律师致电法院询问立案情况,谢法官要求交费才立案。但是按照法院援助规定,此种情形下,法院应给与司法救助。律师就向写法官提出这一要求,谁知,法官竟然吼叫“你不要跟我讲法律”。

法院是个讲法律、讲道理,为每一个公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地方。这个法官咆哮“你不要跟我讲法律”,怎么能不惹众怒?甚至法律的尊严被他践踏,更损害公检法机关在人民心中公平正义、高大的形象,让人们怎么再去相信法律的公正性?这句话透漏出的只有“官本位”思想,将严重激化官民关系,极大影响了公众对于法律的敬畏和信心。

史上最粗心法院错误连篇

2012年9月,广东省云浮市温启灵驾驶货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罗杰君等四人当场死亡。云浮市云安县人民法院判决货车司机温启灵有期徒刑4年并赔偿190多万元。

谢其成事后研究法院所给资料,发现法院将“谢其成”写成“罗其成”;在民事一审开庭笔录中,将原本是父亲的谢其成,写成“系事故死者谢昌焕、谢心悦的丈夫”。在民事一审开庭笔录中,还将死者罗少雄的名字写成“罗少红”,把死者罗杰君的名字写成“罗均杰”。

谢其成还是有一肚子气。这几天,他托人做好了牌匾,送给云安县人民法院,上面写着“史上最粗心法院”的字样。专家表示,当事人在做完笔录后一般都会要求对内容进行核对,“有些情况下,笔录会出现问题,但发现后应该立即更正并做好更正标记,而判决书则一般不允许出错。”

也别怪法官不严肃,他们就是太严肃,严肃得像做数学题,不管常识常情常理何在,只要给他5个W,他就可以建立一套函数关系,神色凝聚地推理剧情了。法院说遵从了法律程序,很严谨。不错,“笔误”就是严谨地走完了程序。不严谨的地方都是原告的错,谁叫他签字的时候不核对?

上海法官集体嫖娼

一段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名法官在夜总会集体嫖娼的视频,成为国家级的大事件。

上海滩一位老板认为自己的装修案判决不公,对法官发起了“基督山伯爵式的报复”,通过跟踪、偷拍等手段,拿到了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等4人集体嫖娼的证据,并将视频公诸网络,引起轩然大波。8月6日,上海方面对此事件做了“顶格”处理:三名法官被“双开”,一人因喝酒过量误了“好事”,得到撤职的从宽处理。

法官嫖娼,并且还是相互之间毫不避讳地集体嫖娼,毫无廉耻之心,毫无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这对中国的司法公信造成了灾难性的伤害。8月7日,上海针对此事举行了全市法院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发表了一篇措词极其严厉的讲话:“个别法官,目无法纪,丧失伦理道德,胆大妄为,严重损害了上海司法队伍的形象,对司法公信力和法治权威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

开封法官戴尿不湿审案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对司法人员全体灰心丧气了,可是还是有尽职尽责的法官维护着法律的权威,在为老百姓主持公道。

开封中院原刑庭庭长刘法官在汇报工作时说,“我们刑一庭审理的都是无期徒刑以上的大案。为了体现审判的严肃性和连贯性,我们很少中途休庭。这也是刑庭一直传下来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刑事审判法官特别是审判长很少由于个人原因休庭,我们会坚持吧庭审进行完。辩护人、公诉人都可以上厕所,但审判长不行。带尿不湿审案也是无奈之举,希望网友能对基层法官多一些理解。”有法官透露,穿尿不湿审判只是个案,通常开庭时间长中间会休庭。有重大案件开庭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法官早上会刻意减少喝水,有的连稀饭都不敢吃。

当有人提起刘庭长当年穿尿不湿审案的情景时,刘庭长说“都多少年前的事了,现在还说它干啥?我现在都退休了,别再让这些事打扰我的生活了。”再三表明诚意,刘庭长对此还是不愿多说。

看到这里,高高在上的法官检察官变得滑稽起来,法官是活着的法律,你们这么雷,还怎么指望社会公平公正起来。希望以后多些正面事迹,少些雷人雷语。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