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可以免于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1、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3、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4、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
5、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可以免于治安处罚的情形有: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有立功表现的。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的处理方式有:
1、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如果是尚未立案的,应当不予立案;
2、如果是已经在侦查阶段的,应当撤销案件;
3、如果是已经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4、如果是已经在审判阶段,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
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上述内容来源于在律网小编整理发布的什么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法律知识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在律网律师。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7
法律知识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