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条件为:
1.适用惩罚性赔偿金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是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惩罚性赔偿金的义务主体,其它人不能成为惩罚性赔偿的主体。
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关于欺诈行为,人们看法不一。目前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3.惩罚性赔偿以消费者有实际损失为要件。这里的问题是如何认定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笔者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要支付一定代价,如果支付一定价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务是不真实的或者质量有瑕疵时,他本身就受到了损害,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损害,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金。
4.必须由受欺诈的消费者提出双倍赔偿的要求。因为民事责任的承担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提出该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追究经营者双倍赔偿的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共两款,都是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 其中第一款是关于欺诈行为的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
惩罚性赔偿金经济补偿金不可以同时主张,两者只能选其一。解除或终止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同时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违反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合同,依照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财产损害惩罚性赔偿金的是法院在判决的一般赔偿金之外,另行判决加害人支付的保障受害人损失的完全补偿,并按照受害人或相对的受害人团体所遭受的损害或加害人的非法获利,为惩罚加害人的不法行为、威慑或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的赔偿金。
在律网提醒它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具有密切联系,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使两者保持一种比例关系。它主要应适用于侵权行为责任而不是合同责任。针对殴打他人而又未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而采用惩罚性赔偿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产品责任中不宜广泛适用惩罚性赔偿。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惩罚性赔偿以替代精神损害赔偿的办法是可行的。在合同责任领域,它主要应当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情况。
劳动仲裁要提供什么证据以后仲裁员回避的情形(劳动仲裁仲裁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知识2023-05-30
实践中变更或解除合同中的问题,变更与解除合同的条件(变更与解除合同的条件)
法律知识2023-05-30
申请专利要多少费用,专利申请遵循什么原则(专利申请遵循什么原则)
法律知识2023-05-30
探监一个月可以探几次,一次可以去几人,以及手续是怎样的(探监需要什么手续)
法律知识2023-05-30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有哪些特点,划分标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法律知识2023-05-30
法律知识2023-05-30
法律知识2023-05-30
法律知识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