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什么,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01:50:29
一、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什么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合同中的借款金额,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0.05‰计算印花税。一般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以凭证所载金额作为计税依据;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总额作为计税依据。二、借款合关于更多《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什么,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什么

  借款合同计税依据是合同中的借款金额,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0.05‰计算印花税。一般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以凭证所载金额作为计税依据;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总额作为计税依据。

二、

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几年

  借款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三年。

  借款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借款纠纷出现后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借款合同的权利义务

  在律网提醒您,借款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分贷款人的权利义务,借款人的权利义务。

  1.贷款人的权利义务:在借款合同中,贷款人不得利用优势地位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按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贷款人不得将借款人的营业秘密泄露于第三方,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借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权。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2.借款人的权利义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合同对借款有约定用途的,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