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以及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14:14:07
一、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主要包括:1.主体不适格;2.被告不明确;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关于更多《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以及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

  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的情形主要包括: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劳动争议,依据劳动仲裁前置原则,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告知原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等。

二、

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

  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特征如下:

  1.只能发生在案件庭审结束之后;

  2.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实体意义上的即胜诉权的否定;

  3.不仅适用于一审程序,而且适用于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4.既适用于原告及提起反诉的被告,也适用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5.只能适用书面判决形式;

  6.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上诉或申请再审。

三、

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生效后,诉讼主体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和事实向人民法院重新提出诉讼,在律网提醒,若当事人仍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但是,如果你有新证据,在判决书生效前你可以上诉;在上诉期过后你可以申请再审。

  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原告请求的内容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没有法律依据而作出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的判决。因而对原告的请求不予保护的司法行为,它所要解决的是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问题,针对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体请求,用判决的方式作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