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_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9-26 05:56:28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关于更多《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

  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

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如下:

  1.医疗事故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2.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争取科内解决,如果患者能够接受,则按照协商内容处理;

  3.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可申请医疗鉴定或者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

医疗事故分为几级

  在律网提醒你,医疗事故也是分有等级的,它分为四级:

  1.一级是造成了死亡或者重度残疾;

  2.二级是造成中度残疾,器官等有损害,导致无法正常生活;

  3.三级是造成了轻度残疾,器官组织等有一点点障碍;

  4.四级是导致一些和正常人不一样的后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