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有: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依照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在律网提醒您,相比分期计算、分期支付的方式,后者较为准确,但是操作较难,患者和医疗机构感到不方便,同时容易使医疗事故久拖不决。目前许多地方推行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医疗事故赔偿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保险公司支付,保险公司支付一般也为一次性计算和支付。因此医疗事故赔偿费用一次性结算虽然可能不太准确,但是简便易行,符合处理医疗事故及时、便民的原则。
医疗事故赔偿可以调解。因医疗事故的赔偿发生纠纷的,属于民事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
法律知识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