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如何认定_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17 18:31:33
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如何认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要看是否有下列“欺诈行为”: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关于更多《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如何认定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如何认定

  商品房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要看是否有下列“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二、

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可能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即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

  1.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方式有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两种。

  2.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3.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构成合同诈骗罪,行为人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诈骗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不同

  合同诈骗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而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骗对方当事人与之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以骗取、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

  3.客观后果不同

  合同诈骗必须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而一般合同欺诈并不以此为要件。在律网提醒您,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应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对待。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