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_继续履行的表现形态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1 11:46:02
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有如下情况: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包括合同标的已灭失、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人民法院执行、合同无效等情形。另外在律网提醒,无论是事实上的不能,还是法律上的不关于更多《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继续履行的表现形态》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

  不宜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有如下情况: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包括合同标的已灭失、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人民法院执行、合同无效等情形。另外在律网提醒,无论是事实上的不能,还是法律上的不能,都不应再有强制履行责任的发生。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比如一些个人性质的服务合同,如委托合同、演出合同、技术开发公司、著作出版合同等,这些合同通常具有人身专属性,不能由其他人代替履行,债务标的决定了不适于强制履行。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二、

继续履行的表现形态

  继续履行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两种:

  1.限期履行应履行的债务

  在拒绝履行、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诸情况下,守约方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履行期限,即宽限期或者延展期,要求违约方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

  2.修理、重作、更换

  如果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或者提供的工作成果不合格,而债权人仍需要的,则可以适用修理、更换或者重作。

三、

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

  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如下:

  1.实际履行,即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的标的履行。

  2.协作履行,即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应相互协作,讲求诚实信用。

  3.经济合理,即当事人履行债务时,要讲求经济效益,要从整体和国家的利益出发。

  4.适当履行,即当事人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全面、正确的履行债务,故又称全面履行或正确履行原则。

  5.情势变更,即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前、发生当事人在订约当时所预料不及的客观情况,致使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时,当事人得不依原合同履行、而变更或解除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