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_合同欺诈的损害性赔偿的条件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31 16:36:15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2.主观故意有所不同。诈骗罪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关于更多《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的损害性赔偿的条件》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合同欺诈与诈骗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

  2.主观故意有所不同。诈骗罪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无履行合同能力等而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骗对方当事人与之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以骗取、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

  3.客观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必须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但骗取的财物未到达数额较大的程度,则不以合同诈骗罪论处,而以一般合同欺诈处理。

二、

合同欺诈的损害性赔偿的条件

  合同欺诈的损害性赔偿的条件:

  1.须有违约行为。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于履行不能、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及迟延受领等诸种违约形态。

  2.须受害人有损失。损害赔偿责任与违约金责任不同,违约金责任不以损失发生为要件,但受害人必须有损失,违约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须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囚果关系。在律网提醒您,违约人仅对由于自己的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违约人没有免责事由。违约人有法定或约定免责事由时,可以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违约引起的损害赔偿范围有约定赔偿、一般法定赔偿和特别法定赔偿之分。

三、

合同欺诈赔偿损失的标准

  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是属于违约行为的,按合同约定的承担违约责任,或者由法院判决起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如果属于侵权行为的,需要由侵权人按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进行赔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