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亦称劳务出口,是指劳务出口国(输出国)向劳务进口国(输入国)提供劳动力 或者服务,以谋取经济利益,获得外汇收入。劳务出口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劳务贸易。
(一)劳务输出包括的内容
劳务输出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有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专业技术、电脑电信、保险、银行、旅行游览、租赁、广告咨询等的管理与服务。
(二)劳务输出包括哪些人员
劳务输出包括的人员没有统一的规定范围, 只要劳务输入国需要, 且劳务输出国拥有的劳力和服务都可以包括在出国劳务的行列中。以我国为例, 近年来输出的人员主要有: 建筑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海员、炊事人员、医务人员、文学工作者、农业种植、手工艺工作者、工艺美术人员、外贸工作者、翻译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家务劳动的保姆等。
(三)我国的劳务出口都有哪些组织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劳务出口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国家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安排劳务出口;二是有关公司、企业等根据与外国公司或企业签订的劳务合同派遣劳务出口;三是具备劳务出口条件的个人通过国外的亲友等联系的劳务出口。
(4)海外劳务市场需要哪些方面的劳务
近年来, 海外劳务市场需要的劳务主要有:
(1)劳动密集型:也就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一般性劳动, 如建筑工人、石油工人、矿山工人 、农业工人、园林工人、清洁工人等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劳务;
(2)技术密集型:也就是以技术技艺为主的劳动, 如规划设计人员、设备安装人员、高级厨师、工程技术人员、园艺工艺人员等以自身技术为主的劳务;
(3)知识密集型:也就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的劳动、如专家教授、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研究人员等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务。
中国公民申办劳务出口一般应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专门从事劳务出口的国内企业公司办理申请登记、培训和派遣;
(2)通过所在地或所在单位的劳动人事部门办理;
(3)通过个人在海外的亲友办理。
二、劳务输出的法律保障
劳务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的市场交换。但这种交换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制条件下的按市场需求自愿进行的一种公平交换。这样,这种交换就必然要受到社会主义法制的保护。
1、劳务输出的法律保护,就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选择从业对象上的自由权,既自由择业权;二是要求业主创造较好的劳动条件及环境以及要求业主实施安全保障的请求权;三是休息权;四是按照劳动协议获得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五是获得职业疾病医疗费用权;六是获得工伤治疗、死亡赔偿权;七是解除合同的请求权;等等。
2、劳务输出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
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看,劳务输出的法律保障是有法可依的。
(一)民法、合同法、劳动法等等,都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而劳务输出法律保障的关键是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低,在社会上他们在一定程度属弱势群体,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是难以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的,只有靠司法机关、靠有关机构提供法律帮助。
(二)应建立一个包括劳动保障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在内的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即建立以劳动保障机关为轴心的与农民工、与上述两大机关紧密联系的信息网络。劳动保障机关负责法律帮助的信息管理和传递,由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根据提供法律帮助需求的具体内容,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具体的帮助。
(三)做好劳务输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准本。事前包括未出外前和未发生问题前,这个阶段的帮助重点是法制教育、宣传或培训,要让劳务输出者了解自己在整个劳务输出过程中都享有哪些权利,了解怎样维护自身的权利。事中就是劳动过程中的法律帮助,这主要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业主因各种原因发生的纠纷,劳动者的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时所需要的法律帮助。事后,就是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而业主不及时给予补偿时所需要的法律帮助。这通常表现为:克扣工资、伤残不予治疗、死亡补偿过低等等。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
法律知识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