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二、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合理分配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由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质,因此在家庭暴力的构成要件上,当事人比较难以举证证明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实施家庭暴力的主体,即实施暴力的行为人;其次是客观方面,即具体的暴力行为或者是“冷暴力”的表现。
对于家庭暴力的损害后果,通常情况下一般都会有有报警记录、有关部门的调解记录、医院的病历记录等证据予以印证。但行为主体及其具体行为则难以举证证明,而此时受害人显已穷尽了举证能力。如果按照一般侵权确定证明责任分配,由受害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显然有违公平、公正原则,更勿谈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宗旨。
同时,因为家庭暴力一般发生于家庭内部或者是夫妻之间,因而在时间和地点上具有特定性、封闭性。基于这种特性,法官完全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运用司法自由裁量权修正一般侵权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不足,在已有的间接证据基础上,采用举证责任的“倒置”或推理等方法,灵活、公正的分配证明责任。
(二)准确把握对“损害后果”认定。
家庭暴力的损害后果,不仅包括对肉体损害程度达到某种伤势上的后果,也包括了无明显体征的屡次轻微暴力、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上的后果。对前者的认定,可根据人体法医学鉴定、医院疾病诊断证明加以判断。对后者的认定,因并不存在明显的外在体征,因此不能将达到某种程度的伤害后果或精神崩溃作为认定的必要条件,而应从加害人施暴的时间、次数分析其主观恶性;从被害人的精神状态、恐惧心理了解其精神痛苦,并结合一般人的心理是否足以忍受加以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标准的相关介绍。家庭暴力对夫妻感情,甚至整个家庭的和睦都有极大的危害。如果您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我们建议您最好可以寻求专业家庭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
法律知识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