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是指借助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实现借贷双方的信息对接并完成交易的借贷模式。
它事实上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将熟人之间的借贷放到网络上进行,发展到陌生网友之间,网站作为一个中介平台为资金提供方和需求方提供信息匹配,并对其身份及交易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二、网络借贷面临的法律困境
网络个人借贷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在交易规则和法律规范并不完善的阶段其自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1.缺乏基本信用评级标准
网上借贷成功与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借款人的信用,如何使得借款人的信息完整的体现,达到让贷款人信任借款人的目的,通常网上借贷中介平台会给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的分数高低决定了贷款人的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成功概率。因此,借款人为了顺利的在平台贷款成功,只有尽可能的显示自己信用记录的数据,个人信用卡信息、房贷信息、教育培训信息、个人消费信息等等,甚至水电煤、电话等消费账单、网络社区信息、生活照、朋友名单都可以作为贷款人的信用评级数据,这是网络借贷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但是以这种分散又混乱的个人信用记录作为借贷的评级标准给我国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通过考察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个人信用的评级标准,不难发现这种标准并不能降低借款人违约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缺乏能够体现公民基本信用的数据,这并不是说我国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我国在21 世纪初就开始探索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个人征信系统,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并没有在社会上大规模的使用。根据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仅限于商业银行、依法办理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和人民银行、消费者使用,网络借贷中介平台并不是合法的使用者。
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网络借贷的基础就在于对信用的尊重,而个人信息就是自己信用载体。但是,将如此重要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布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曝光。如何规范网络借贷中介平台中的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一方面,使平台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对平台中大量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在借款人只有尽可能多的表现自己的信用数据才能贷款成功的情况下,个人信息的披露与保护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把握。我国已经着手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2009 年我国就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专门就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作出了规定,弥补了立法上的空白,加强了对公民的个人隐私权,特别是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但是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网络借贷中介平台)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
2.洗钱犯罪的威胁
洗钱(Money Laundering)是指将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巴塞尔委员会将洗钱描述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作为犯罪资金转移或存储的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帐户向另一帐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此即常言之洗钱。
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遏制洗钱犯罪,但是洗钱方式的不断更新给防范洗钱犯罪带来了很大挑战。网络借贷兴起后,利用这样的平台洗钱的洗钱变成一种可能,而且由于平台不是金融机构⑥,反洗钱机构可能会忽视网络借贷中介平台可能作为洗钱犯罪的工具。在网络借贷中一般只要支付很少的会员费和认证费用就能成为借款人,借贷合同的成立完全在于意思自治,这就为可能的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洗钱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分散性,可以将赃款分批分次的贷给平台上的借款人,这样一笔大额的赃款被分割成若干小额资金,贷出后收回转变为合法财产;或是犯罪分子利用平台直接以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双重身份出现,通过自借自贷的方式迅速合法化财产。
3.无抵押导致贷款人投资风险增大
网络借贷中贷款人出借资金是既能帮助别人又能获得收益的一种投资手段。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借贷不适合利用抵押、质押的方式对贷款进行担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第十三条规定,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出现了借款人违约、欺诈,贷款人的权利将受到极大的侵害。一方面,普通借款人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恶意的违约,单个贷款人因为所出借的资金有限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如果有犯罪分子通过盗用其他人的身份证明在平台上大肆贷款,成功以后逃之夭夭,无论是平台还是贷款人都无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利益。网络借贷中介平台当然能够以《若干意见》为法律依据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对于平台来说,其对借款人身份的认证标准以及在借贷过程中对贷款人信息披露的要求,致使其不可能不负有一定责任,推脱会使其失去贷款人的信任,决定着平台的存亡。目前,有的网络借贷中介平台为贷款人提供了保证的服务,在借款人逾期不还的情况下,由平台购买贷款人的债权,偿还贷款人的本金。
4.贷款人税务风险
《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只要发生将资金贷给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征收营业税。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因此,贷款人在网络民间借贷平台中得到的利息所得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但是,由于网络民间借贷刚刚兴起,网络民间借贷平台规则不健全,加上我国公民个人纳税意识不强,使得借款人徒增了税务风险。
5.监管的缺失
对于这种新兴的金融形式,国际上也对如何监管进行了实践。**的Prosper 公司在2008 年被**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禁业了近9 个月,SEC 认为prosper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供贷款人和借款人交易的平台,其更是一种有价证券的提供者。SEC在给prosper公司的禁业通知中给出了它的理由:①公司贷款人是为了投资的预期回报而来;②平台中的贷款是向公众提供的;③一个理性的贷款人很有可能认为平台中的借贷是一种投资;④平台没有提供可替代的管理方案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⑧为了满足SEC 规则要求,prosper 公司花费了400 万美元并且中止了业务近9 个月。现在**三个网络民间借贷平台都已经在SEC 注册,接受SEC 的监管。由于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出现使得借贷突破了过去借贷的时空性特征,给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目前我国经营网络借贷中介平台的公司只需要进行工商登记,而对其营业需要的资质、人员、技术、收费标准、收费方式、中介行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规定,并且在其运营期间,缺乏有效的动态检查和跟踪措施,对其中介行为的事后监管等均没有规定。
以上就是什么是网络借贷,网络借贷面临哪些法律困境的相关问题,如果您有相关问题,请来电咨询专业律师,我们将诚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
法律知识2023-10-21